疫情開放階段環境工程
其實走向開放時,我們有蠻多環境工程🔧要做
今天來分享兩項先進國家正在努力的環境工程:
「淨化室內空氣」與 「廢水逆向追蹤」
在這次市長選舉沒有看到相關政見,十分可惜
🔻「淨化室內空氣」
在本期的『化學世界 (Chemistry World)』以“清潔室內空氣”做為封面主題並提醒全球大多數人、大部分時間在建築物或車輛內度過。
南丁格爾所撰寫的『護理筆記』第一章節的呼籲:“淨化室內空氣”
批判當時醫院環境,事隔160 年後因為這超過兩年大流行,再度引起重視
這不只有因為變異株在盛行期被發現氣溶膠傳播比例增高
而是有免疫負債 (之前防太好、族群接觸不夠,導致現在抗體不夠力)
流感和普通感冒的病毒,都能通過空氣傳播,也是威脅。
充分通風是改變空氣品質最有效的方法,這就像打開窗戶一樣簡單。
2020年12月,英國 NHS 的微生物學家 Stephanie Dancer 率先推出醫院開窗政策。臨床區域的所有窗戶都必須打開 15 分鐘,每天 3 次,用餐區和走廊的窗戶也是如此。
在當時病毒株重症率還很高的時候,此政策就讓院內死亡率直線下降
在疫情第二年,英國和其他機械通風水平較低的國家建議學校、醫院和其他醫療機構等公共場所打開窗戶。還建議人們來訪時在家中打開窗戶。
全面通風,或許是未來人流較高的公共場合建設需求,包含餐廳和更多活動場所
🔻 更近一步,機械通風與過濾空氣
環境通風講得簡單
然而這些老外冬天一到,許多社區怕冷而門窗緊閉,
那脆弱族群仍然很危險。
在某些環境中,通常最好使用機械通風系統
並且可以使用過濾技術處理空氣品質,
這包含風扇💨和過濾消毒裝置的整體設計
幾十年來,機械通風一直與更好的健康結果相關聯
並且開始出現數據證明它在減少疾病傳播方面是有效的。
義大利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1 月追蹤 10,000 多間教室
在 316 間採用機械通風設備的教室中,確診病例顯著減少。
每小時用室外空氣置換室內空氣 2.4 次,感染率下降了 40%;
每小時四次,減少 66.8%;每小時六次,82.5%。
然而,實踐有障礙,成本是原因之一:
英國消費者雜誌發現一個有效的設備至少要花費 200 英鎊;
在美國,估計 300 美元 (245 英鎊) 的組裝設備也是有負擔,
而且農村地區的許多學區也受到財政限制。
有鑑於此,英國這邊學者開始認為
建築法規要求所有空間都必須通風機制
工作場所的各種健康和安全法規也要求建築物必須有通風措施
然而同時,這些都需要財政💰的基本支持
—
🔻 「廢水逆向追蹤」
在美國廢水監測傳染病盛行不是新聞,那是用來監測當地盛行狀況
但是用廢水調查傳染源,則是另一項更進階的團隊技術
在美國威斯康星州,有專家和城市工作人員透過下水道系統追蹤變異株
該團隊曾追踪到一家員工不到 30 人的企業
排出的廢水有少見的變異株(當時稱為“Pi”),並阻止其傳播
這是從大範圍偵測、到很像柯南不斷透過方法縮小懷疑範圍找到源頭
研究人員追踪了從下水道網絡中越來越小的流域收集的樣本
最後追回到該企業的廁所
這需要市政工作人員,在定點蓋下放置數十個專門的採樣裝置
廢水逆向追踪可以幫助治療不知情下感染的人,減少傳播的機會
並可能有助於預測變異株趨勢
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微生物學家 Rose Kantor 說
這種幫助不能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,他也在追踪加州廢水中的變異株,
當他們無法說服官員收集更多樣本時,他們的調查就會陷入了死胡同☠️
—
雖然全球每日死亡正在下降了
但是大流行還不算是整個過去喔
而是我們進入了下個階段
我們很多一般人討論近期措施,都是全面放飛
這也代表個人防護措施快要退場了
取而代之的,是環境工程的努力來集體降低風險
持久的改進需要廣泛的跨專業知識討論
而我們也不難看出
環境工程是需要市政有長遠眼光配合,是需要投入成本
這才是我們下個階段攜手要保持成績、持續努力的方向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