舒適共存,每半年施打一次加強針
就要過農曆新年了🧧🧨,但是都2023年了
新年後大家有沒有好奇2023年要怎麼『舒服地』迎接的共存?
答案是:每半年就打一次加強劑,或者是一般人至少一年一次
🔻先前認知
雖然已發現加強劑可以預防感染、住院和嚴重疾病
但其保護隨時間的減弱,導致不確定何時最適合頻率再次「更新」❓
之前有專家認為未來我們會停止施打,但是至少這幾年內不太容易發生
🔸 由耶魯大學公衛學院和北卡州大學夏洛特分校的團隊給出了答案:
每年或每半年進行一次更新的加強劑
大大降低了地方性CoV變異感染的長期風險.
反之,「不接受更新」,比起每年更新,感染的長期風險「增加三倍」。
「等待一年半的時間」,也比每年更新,感染的長期風險「增加一倍」。
▫️這個長期感染風險我們雖然敘述在「六年內」
但是看圖的話,不同族群的曲線成長在2–3年內就會發生很大的差異
📌 這項發表在《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》上的研究
搜尋並收錄 2021 年 七月至 2022 年十月,所有在Pubmed上相關文獻
綜合比較每一篇文獻的抗體變化作為數據庫,並進行模型模擬
該研究的資金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提供。
這研究『首次』量化了mRNA系列
莫德納或輝瑞加強後,對未來感染的長期可能性影響。
得到結論是未來感染的風險,與再次施打頻率密切相關。
🔸 研究人員發現,每半年加強一次可以“非常強烈地抑制”感染。
根據該研究的分析
▪️每半年接受更新的加強針注射,
只有十分之一預計會在六年內再感染。(莫德納 7%,BNT 11%%)
▪️每一年接受更新的加強針注射,
則他們有十分之三可能再感染。(莫德納 25%,BNT 31%)
▪️對於那些根本沒有打加強針的人來說
這個數字上升到十分之九。(87%,又是八七不能再更高了)
▫️值得注意的是
如果是每三年接種一次的族群,則防再感染效果很差
長期感染機會約略十分之八。(莫德納 77%,BNT 76%)
隔太久打,根本得不到加強針的效益,病毒就會先幫你免疫加強了
–
👨🔬 Jeffrey Townsend 是耶魯大學公衛教授,也是主要作者,他說:
「防止感染需使用更新的加強劑施打來加強,
這能夠抵抗病毒隨著時間自然發生的變化。
我們正在與不斷進化的病毒進行軍備競賽。」
👨🔬 他受訪時繼續補充說
「這些結果是基於一般人的典型免疫反應,
下一步將是『量化』因化療、免疫抑製劑或免疫低下
而產生非典型免疫反應的人,頻繁加強免疫的好處。」
–
至於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醫師說的『FDA對於BNT的警訊』
是指美國FDA對於新二價BNT的追蹤
發現有65歲以上族群有中風比例稍高的發現
550,000中有在130位長者施打三週內發生中風事件
發生機會在短期21天內,比22–42天內有稍高
但是,這個現象,其實還沒證明因果關係
連全國施打BNT的以色列,和其他國家的數據追蹤都沒有類似事件
BNT本身的全球網路追蹤、美國退伍軍人數據、美國醫療保險系統
都沒有看到相同現象
有時只是巧合,和追蹤方式、統計方式有關
這還可以再觀察的,連美國內部官員自己都這樣說
因為沒有道理同樣是mRNA,獨有BNT才有此現象
這在美國華盛頓時報1月13日的相關報導,都有清楚的陳述
我是覺得台灣公部門轉發訊息時,可以再附上這些說明
因為撇除政治因素,也要減少政治操作
我們跟全球各方生技合作是來日方長的
避免太過於簡化的訊息給民眾過度解讀,避免形成錯誤印象
我想是非常重要
以上是小到不能再小的淺見,給大家當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