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.4 & 5 變異株,與家庭傳播率數據

什麼? 還有BA.4和BA.5?

姜冠宇醫師✍整合手記
8 min readMay 1, 2022

首先必須說,最近的南非蠻有事的
因為南非病毒學家 德奧里維拉(Tulio de Oliveira) 近日在推特上寫出
“我們對 BA.4 和 BA.5 的總結”
- 來自離散的宿主,例如人的慢性感染和/或動物宿主
- 比 BA.2 更有增長優勢
- 逃離 BA.1 感染建立的免疫,帶來潛在的新感染浪潮

“先前感染 Omicron BA.1 不足以防止再次感染 BA.4 和 BA.5。 結果表明南非可能會開始新一波 BA.4 & 5 感染”

此結論一出真的嚇死人,不過也提到該兩隻變異株,其實沒有增加南非當地的重症率,所以其實對於 BA.4 & 5 的致病性,或許還是能保持樂觀。

不過我們現在來看看他們發表的原文怎麼說:

南非的第四次 COVID-19 浪潮主要由Omicron的三個譜系(BA.1、BA.2 和 BA.3)推動。 現在又已經確定了兩個新的譜系,BA.4 和 BA.5。

新發現的 BA.4 和 BA.5 與其他 Omicron 譜係不同。 BA.4 和 BA.5 估計分別起源於 2021 年 12 月中旬和 2022 年 1 月上旬。

BA.4 和 BA.5 已迅速取代 BA.2,從 2022 年 4 月的第一周起,已覆蓋南非超過 50% 的測序病例。 使用多項邏輯回歸模型,對比 BA.2 ,估計 BA.4 和 BA.5 每天的增長優勢分別為 0.08(95% CI:0.07–0.09)和 0.12(95% CI:0.09–0.15)。 在南非人口最多的兩個省份,豪登省和誇祖魯-納塔爾省,BA.4 和 BA.5 已迅速取代 BA.2.

對比 2022 年 2 月 BA.2 相對於 BA.1 的估計每日增長優勢 0.07(95% CI:0.07–0.08)。

BA.4 和 BA.5 的S蛋白是相同的,並且與 BA.2 相當,只是在 Q493 處添加了 69–70缺失、L452R、F486V 和野生型氨基酸。所以在實驗室,這69–70缺失還是可以用S 基因靶標失敗(SGTF)的方式去做辨識,維持變異株既有的快速辨識方式。452 殘基緊鄰 hACE2 受體的相互作用界面。 L452R 突變與受體結合的親和力增加有關,從而導致感染性增加。

BA.4 和 BA.5 可能通過重組事件相關,在 E 和 M 基因之間具有斷點,然後再出現在普通人群中。

儘管BA.1 被 BA.2 取代與南非第四波的延長有關,但在與病例、住院或死亡人數無顯著回升。 然而,這種模式在世界範圍內並不一致,在一些國家,BA.2 是 Omicron wave 中更大比例的病例、住院和死亡的原因。

據估計,幾乎所有南非人口都對 SARS-CoV-2 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,這是由疫苗接種和先前感染野生型、Beta、Delta 和 Omicron(尤其是 BA.1)提供的。

鑑於從 Omicron 波開始大約四個月後傳播優勢變得明顯,因此從 BA.1 感染獲得的免疫力對 BA.4 & 5 是有減弱。在抗體的中和數據也有所支持(如上圖)

這似乎與南非感染的死灰復燃有關。 這再次強調了持續進行全球基因組監測和實時變異分析以表徵 SARS-CoV-2 持續進化的重要性。

簡短心得:

應該還要再看後續的重症和死亡數據,希望不要有意外的發現就好

不過就這樣來看,一如Omicron不是來自Delta,Delta不是來自Alpha,BA.4 & 5 也不是來自於 BA.2,病毒變異都真的還不算穩定喔。

變異株家庭傳播速率趨勢

不過我們還是來讀對我們更重要的,啟動大量居家隔離後,病毒對同住非確診家人的感染率(以二次攻擊率呈現,Secondary Attack Rate,SAR)

Madewell ZJ, Yang Y, Longini IM, Halloran ME, Dean NE. Household Secondary Attack Rates of SARS-CoV-2 by Variant and Vaccination Status: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JAMA Netw Open. 2022;5(4):e229317. doi:10.1001/jamanetworkopen.2022.9317

COVID-19 家庭傳播速率,是否與病毒變異體、和疫苗接種增加有關?

在這項對 36 個國家的 135 項研究、超過 130 萬參與者的系統回顧分析中,家庭二次攻擊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, Omicron (42.7%)、Alpha (36.4%) 和 Delta (29.7%) ,比原始株的估計值 (18.9%)都更高。

過去原始株的SAR為15.5%(95% CI,13.2% 至 18.2%)

後續變異株 SAR 更高,平均37.3%(95% CI,32.7% 至 42.1%)
Omicron(7 項研究)的家庭 SAR 為 42.7%(95% CI,35.4% 至 50.4%)
Alpha(11 項研究)為 36.4%(95% CI,33.4% 至 39.5%),
Delta(16 項研究)為 29.7%(95% CI, 為 23.0% 至 37.3%),
Beta(3 項研究)為 22.5%(95% CI,18.6% 至 26.8%)。

結果發現,與未接種疫苗的病例相比,完全接種疫苗的病例中突破性感染家人的傳染性有降低的證據,儘管 Delta ( VE I,p = 21.9%) 和 Omicron (18.2%) 的保護水平低於 Alpha (75.3%) .

SAR可用於針對家庭接觸、疫苗接種狀態(未接種疫苗、部分接種疫苗、完全接種疫苗、加強疫苗接種等)來評估疫苗效果。可以推算出下列:

被傳染者的易感性保護力 ( VE S,p )、
傳染者的傳染性保護力 ( VE I,p )、
和總體有效性 ( VE T,p ) 來估計家戶疫苗保護力。
transmission probability for susceptibility to infection (VES,p), infectiousness given infection (VEI,p), and total vaccine effectiveness (VET,p).

對於完全二劑疫苗接種,

被傳染者的易感性保護力 ( VE S,p )
Alpha 為 78.6%(95% CI,76.0% 至 80.9%),
Delta 為 56.4%(95% CI,54.6% 至 58.1%),
Omicron 為 18.1%(95% CI,18.3% 至 43.3%);

傳染者的傳染性保護力 ( VE I,p )
Alpha 為 75.3%(95% CI,69.9% 至 79.8%),
Delta 為 21.9%(95% CI,11.0% 至 31.5%),
Omicron 為 18.2%(95% CI,0.6% 至 32.6%);

總體有效性 ( VE T,p )
Alpha 為 94.7%(95% CI,93.3% 至 95.8%),
Delta 為 64.4%(95% CI,58.0% 至 69.8%),
Omicron 為 35.8%(95% CI,13.0% 至 52.6 %) 。

發現,與未接種疫苗的病例相比,完全接種疫苗的病例中突破性傳染給家人的可能降低的證據,儘管賦予 Delta ( VE I,p = 21.9%) 和 Omicron (18.2%) 的保護水平低於 Alpha (75.3%) .

這些結果表明,變異株會不對增加傳播力。全面接種疫苗與降低易感性和傳染性有關,但 Delta 和 Omicron 之後效果不斷降低。估計疫苗有效性的變化,突顯了繼續開發更有效的疫苗的需要。

心得:這就是新興傳染病的威力,人類好像神話故事追著太陽一般,處置都追在病毒的變異後面,一直沒有結束,新的會一直來。

但是後續方向,為防止更多家庭傳染,或是社會考慮縮短或解除隔離帶來的傳染,可能還需要大眾三劑之後的SAR數據,以及長者接受第四劑或季節性接種的數據。

--

--

姜冠宇醫師✍整合手記
姜冠宇醫師✍整合手記

Written by 姜冠宇醫師✍整合手記

姜冠宇醫師部落格。Sharing viewpoints, dialogues,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s about clinical and social issues.

Responses (1)